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占全球19.8%,超越美国的19.4%,成为制造业产值最高的国家。在随后的11年里,中国持续保持世界最大的制造国家地位,并将制造业产值全球占比提升到了30%。
虽然,中国制造大国地位无可撼动,但距离制造强国还有一定的距离。
大而不强的中国制造业
怎样才能称得上是制造强国?
中国工程院有一个指标体系来定义“制造业强国”,包括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和规模发展这四个一级指标,其对制造强国的权重影响依次递减。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能综合体现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制造强国的主要标志,也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差距所在。
数据来源:《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
在《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中,基于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权威机构的最新统计数据,分别测算九个国家2019年度制造强国发展指数,中国制造强国指数低于美国、德国、日本,仅位于第三阵列。
数据来源:《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
从我国各分项指数来看,“规模发展”仍是制造强国进程中的主要支撑力,制造业总体上仍未摆脱规模拉动的发展路径。排除规模发展因素,中国的制造强国指数比美国低58%、比德国低43%、比日本低41%,这与第一、二阵列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中国仍属于制造大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指出,质量效益在长时间内仍是我国制造业的最大弱项,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微笑曲线”VS“武藏曲线”,中国制造路在何方?
在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个理论,“微笑曲线”与“武藏曲线”。
“微笑曲线”将一条产业链分为若干个区间,即产品研发、零部件生产、模块零部件生产、组装、销售、售后服务等,其中组装,也就是生产制造环节总是处在产业链上的低利润环节。中国制造想要摆脱低附加值的困境,就必须向“微笑曲线”的研发和服务两端延伸,通过技术产业升级和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来增加附加值。
微笑曲线
但是日本索尼中村研究所所长中村末广,就提出了与微笑曲线完全相反的“武藏曲线”,他认为组装、制造阶段的流程有较高的利润,而零件、材料以及销售、服务的利润反而较低。比如,英特尔其实是靠技术研发成功后的规模化生产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并不是靠技术研发和品牌价值。
其实,两条曲线并不是对立的,“武藏曲线”与“微笑曲线”相反说明了一个道理:价值链某个环节是否有价值并不在于它所处的位置,而在于它具有什么样的内涵,以及创造出什么样的价值。
因此,制造业的升级不应是简单的向研发及服务两端延伸增加附加值,而是要将制造活动本身转变为一种服务,打造服务型制造,即推动制造业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在这种情形下,原本的制造经济开始演变为全方位的服务经济,从以生产制造为价值核心,转变为以用户服务为价值核心。
服务型制造,中国制造迈向高端的桥梁
从产业价值链角度看,发展服务型制造是提升制造业附加值的关键,也是中国制造补足短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
但是,当前我国服务型制造发展相对滞后,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不到10%,而发达国家超过30%,个别领先企业如GE则高达70%,制造业服务化已经迫在眉睫。
1.政策先行,战略驱动制造服务化
其实,我国早已发布一系列的政策,为服务型制造指明了方向。
2015年,《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2016年,《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提出,将引导制造和服务融合发展,加快制造业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2020年,《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制造业服务化理念得到普遍认可,制造业服务化主要模式深入发展,制造业企业服务投入和服务产出显著提升,示范企业服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30%以上。
基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发展服务型制造的政策,各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相继发布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与细则,将服务型制造落地。
2.示范引领,沈鼓的服务型制造升级之路
除了政策的引导外,打造典型示范单位,也是推动服务型制造快速发展的关键。《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到,要通过示范企业的典型带动作用,推动更多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
连续两年入选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的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沈鼓)就是大型装备服务化转型的典型代表。早在2015年,为响应国家政策、顺应产业转型升级趋势,沈鼓就确立了服务型制造转型的战略。然而,与很多转型服务化的企业面临的问题类似,沈鼓战略转型有三个关键问题:第一,从哪里着手?第二,如何着手?第三,怎么实现?
从哪里着手?沈鼓把目光投向了与客户最接近的部门——客户服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全红飞说:“沈鼓集团的客户服务中心,肩负着集团产品产成之后,一直到机组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这里面全部的服务工作都是由我们(客户中心)来牵头完成,所以我们是沈鼓集团中责任重大的部门,也成为担负着集团服务制造业转型任务的部门。”
“以销定产”是沈鼓主流的生产模式,产品是根据客户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的,设备价值高且具有较长的服务周期。因此,洞察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了解设备运行情况,挖掘服务价值,将服务部门转为利润中心,是沈鼓服务化转型最关注的问题。沈鼓集团客服中心技术管理室主任赵铮把这种转型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打通服务与营销的壁垒。二是需要建立精益化、标准化的服务体系。三是建立适应移动互联时代的客户社交互动渠道。最终沈鼓决定通过打通从营销、服务的全流程,在一个平台上,提供营销服务一体化的管理,打造全新的客户服务体验,从而挖掘更多二次销售机会。
经过多方对比,沈鼓选择销售易来帮助其打造营销服务一体化平台。该平台打通客户销售信息与服务信息,通过客户360度视图,沈鼓能够全方位了解到客户的销售及服务阶段,实现从“销售-服务-二次销售”的信息闭环。在服务体系构建方面,通过该平台,客服中心可以集中指挥、就近调配服务工程师,在最短时间内应对突发事件或事故,统一调配全集团的客户服务资源,提高客服的响应速度,实现客户服务全覆盖。另外,平台还开发了客户APP、客户门户网站、微信服务号、项目群组等新型社交手段和渠道,让客户随时查看设备的状态和维保数据,自助查询和下载设备相关资料,随时随地和客服建立沟通。
沈鼓社交型客户服务门户
沈鼓正逐步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从传统制造业务向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转型。据报道,2019年沈鼓服务型制造业务收入占比已经达到27%,“十三五”期间,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3.3%,利润年均增长57%,综合经济效益指数由177.07增长到244.64。沈鼓正以服务型制造,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沈鼓的服务型制造发展之路,是中国制造转型的一个缩影。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贸易保护主义、全球疫情等不确定性明显增多,中国制造业却仍能保持较高速度地增长,2021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6%,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8%。不断上扬的数字,向我们证明中国制造正在逐步向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中国制造正乘着“服务型制造”之风,实现质量与效益的双提升,向高质量发展高速迈进!
现在[点击链接],获取制造业转型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