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时段,我们根据当时的环境,找到了一个创新的机会。和其他的大公司比,我认为没有必要比谁的实力,有意义的比较谁有能力抓住机遇。
不管是谁的资源,只有你能整合,那就是你的资源,特别是互联网时代。我们现在集中全力,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机遇,打造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这就要求每个人都直面这个市场,每一个人都具有企业家精神。
我们希望通过与市场结合,倒逼我们的人员提升素质,倒逼我们提升整合业内资源的能力。这也可以叫做“倒逼理论”吧。
为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必须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是必要条件,没有技术创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没有办法实现。我们并不以技术创新为中心,而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由用户需求倒逼。
在 互联网时代,业内所有资源,只要你想用,你都能用得到。原来是国际化,现在是业内化。国际化是以企业自身的资源,在国际上闯荡出一条路,类如跨国公司;全 球化是以业内的资源实现公司在业内的目标。研发,营销,我都可以把业内的资源拿过来。业内化资源来了之后,按我们的逻辑将其整合起来。目的一个,为了业内 化的品牌。我先从国外把品牌塑造起来,我的目标就是国际化品牌。我在国际上得到认可了,国内的消费者也认可了。
互联网带来个性化需求,个性化需求带来营销碎片化。对于企业来讲,不再是定牌而是贴牌,如何知道1000个需求是什么?过去我们发现不了。现在只有用互联网才能发现。就像《Facebook效应》讲的,Facebook会超越谷歌,原因是谷歌是满足需求,他们是创造需求。Facebook里面有4500万个社区,每个社区的人,都是志同道合的,他们因此形成了关系。是个性化的,或者是相对个性化的。也就是说,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无数个小众的需求,变成相对大众的需求。
这 个挑战很大。中国企业原来是卖产品,现在要去卖服务,我们就提出海尔要进行这种转变。不做制造去做服务了?其实不是,如何抓住个性化需求,满足个性化需 求,这就是卖服务;以我为中心,我生产出来,你要就要,不要我再想别的,这就是卖产品。产品意味着从自我意愿出发给顾客提供产品,服务就是从顾客意愿出发 提供他们需要的产品。
业内制造,业内销售,特别是到发达国家去时要解决一个观念问题, 就是害怕不敢进。美国人说,是因为有了伟大的敌人,才有了伟大的美国。首先要找一个强劲的对手,自己的人一下子刺激起来,就像柳宗元的《敌诫》说的,“敌 存灭祸,敌去召过”。找一个更强劲的对手,能把自己的素质提高起来,一下子起点就很高。这个基础上,再到其他地区去,一定争第一,可以争第一。
未来应该更像一个T字,研发与市场连成一条直线,不再拐弯,但制造这一竖应该外包,整合外部资源。未来十年我们发展的方向与战略是做业内化的品牌,整合业内化资源。我们的优势就是获取用户资源的能力,我可以用用户资源换取这些资源。
一张红木条形长桌,一把转椅,张瑞敏坐在记者对面,V领T恤外随便套着西装,手里握着杯红茶。但没见记者的这些年,他想的问题、做的事、读的书一点也不轻松。他一直在思考,在互联网时代,海尔这样的曾经的行业领袖,能否继续前沿,中国制造的下一步是什么。
于是,这位年过花甲而老当益壮的中国企业家领袖,开始了“织网”——以独特的模式:不仅是鼠标,而是鼠标+水泥。这场变革被海尔内部人称为“海尔的facebook革命”。用张瑞敏本人的话说,“海尔的目标是要成为互联网时代前沿的世界名牌。”
更近几年的张瑞敏,和以前大不一样,不再过多牵涉合同和订单,而是频繁往返于世界知名的商业学院,和加里·哈默、迈克尔·波特这些企业管理学家、跨国公司领袖会面、交流,探讨公司战略、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变革。
过 去30年,海尔是“中国制造”更成功的典范,立足于当下的技术环境与产业环境,张瑞敏希望通过阅读、交谈,获得更丰富的参照系,为海尔描述一个清晰的未 来。从经典管理学名著到新近的《Facebook效应》,他无不涉猎,他说自己还同时拥有一个“立体的”交谈网络,包括海尔员工、合作伙伴,以及业界好 友。张瑞敏说,海尔正在推动一场拥抱互联网的革命。这场革命上承“流程再造”,下启“三网融合”,成为海尔新的起点。
互联网时代,业内制造业正在发生变革,即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张瑞敏认同德鲁克的观点:在需求没有创造出来之前,用户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如何创造需求,只有通过互联网。如何制造需求?以用户为中心,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
因 此,未来企业需要两张网,一张网是实网,跑的是产品、零部件,一张是虚网,跑的是数据,是比特。张瑞敏认为,海尔的强项是实网,虚网则是软肋。张瑞敏正在 考虑,如何建立自己的虚网。他希望这家公司保持绝对独立,就像一家创业型公司那样。如是,他就把一家重公司变成了轻公司,互联网则是这家轻公司的翅膀,助 其腾空而飞。